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傳一甲 598091545 戴佑全 / 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

書名: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
作者:張釗維
此書亦為其清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獻架構

此書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從七零年代初期的社會政治、文化脈絡談至當時音樂的分野等。第二章介紹了「中國現代民歌」這個詞彙的出現和隨後的發展,時間推往了七零年代中期,文藝圈詩人的介入幫助、廣播電台的支持,主導者對於創作「寬大為懷」的態度,反對論說以及抨擊的聲浪等。第三章由淡江事件帶入《夏潮》路線民歌運動,李雙澤所作〈美麗島〉與〈少年中國〉的深度解析,《夏潮》集團與「中國現代民歌」間的矛盾與對立,《夏潮》集團的政治面相與隨後國民政府的封殺行動等。第四章以唱片工業市場所塑造出新寵「校園歌曲」切入,高層文化文藝界感受到的大眾通俗文化所帶來威脅,經濟成長後一般人民在娛樂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消費層面增加,七零年代後期「校園歌曲」的出現並藉由校園演唱會、電視媒體深入全國,「校園歌曲」在名稱與型式上所取得的正當性,以及深度探討其中的意識型態,民族主義的消減等。第四章最後並將第二章所提之「中國現代民歌」最後的沒落原因點出。第五章乃是集二至四章之三種民歌路線做統整與列表,並且為民歌在歷史上的定位下了註解。

認為文獻中對自己有用的資料

第一章篇幅探討自六零至七零年代台灣西洋通俗音樂的發展歷程,有助了解為何此一年代西洋音樂如此盛行,以及之後民歌咖啡廳的崛起經過。
於第三章中所提及之李雙澤的民歌與《夏潮》集團轉向政治層面這章篇幅,說明了當時淨化歌曲與愛國歌曲充斥節目的荒謬,國民政府操作甚至壓抑人民的意識,最重要的是當《夏潮》集團因為被禁被封殺後,因為沒有如同陶曉清或金韻獎等在其音樂脈絡中衍生出「再生產」的機制,導致最後的完全消失,文獻中甚至使用了『被隔絕在一般大眾日常生活的認知範圍之外』的字眼。雖然時間背景已經不再相同,但是對於「再生產」機制的重要性我仍感到十分受用。
第四章所提之「校園歌曲」的興起與商業運作的模式,後期由於「校園歌曲」主宰了國語音樂市場,為了避免長期處在單一化產品所可能帶來的滯銷,將「民歌」的帽子摘掉後,歌手的個人特質才漸漸顯露出來,進而再進一步演變成以歌手為中心主宰,這種市場區隔直接導致了現在的音樂生態!從這個章節中能夠窺探音樂發展是如何從七零年代一路演化到現代,將民歌時期與現代的音樂做了結合。

文獻不足及缺點提出

這篇文獻完整的記載了民歌的發展,但由於是三種不同類型的民歌而發展出獨立的三條支線,三篇章節。在單一章節中都介紹得十分詳細,可惜雖然年代相同卻並未針對三條支線彼此間的匯流、交集、衝突做出「簡單扼要」的說明,往往都是在某一支線的單一章節中這邊提一點,那邊說一些,如果可以更豐富第五章統整的內容,或是整合出一個章節專做針對這三條支線間彼此碰撞所綻放出的火花來做說明,將會幫助我更快速的「連接起這三條支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