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從90年代地下搖滾樂看台灣另翼搖滾主體性的指涉
徐楓惠/南華大學 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架構
近年地下音樂勢力似已日趨整合,發聲管道在流行音樂場域中自主性提高,此研究論文設定以90年代開始,台灣地下音樂飆漲的年代,窺探地下音樂一路走來的流變是否是大眾文化中一種另翼文化的展現—以微弱的發聲力量對抗強大的資本體系,而台灣搖滾樂脈絡中,以地下搖滾樂團作為研究,在支配的系統裡發現台灣不同於西方搖滾的再現形式意涵。
獨立音樂藉由音樂自身展現到其塑造的外部空間,所要突顯就是要強化自我主體性,最後襯托搖滾精神的展現。本文在音樂自身展現以「音」「像」的分別在第三章中探討獨立樂團自身音樂的探討,從獨立音樂的脈絡中挑選9個重要樂團來試圖加以描述其獨立音樂的發聲利器為何;另外,在音樂的展現中,空間、音樂與人的互動更能彰顯獨立音樂的主體性,在第四章中,將提出經濟性空間與自發性形塑空間於獨立音樂主體性的確立為另外一種更有力量的發聲系統。
文獻中對自己有用的資料及價值
雖然地下樂團蓬勃發展,但在台灣對其研究仍非常少,此論文較詳盡的描述了台灣地下樂團的歷史發展,沿著西方搖滾的影響,讓我更清楚了台灣地下樂團搖滾樂十多年以來的脈絡。論文中大篇幅探討地下VS.主流,分別的剖析並統整的比較兩者,對我來說很有用,不僅可以以此比較探討為出發點,加強深入地下VS.主流兩者的曖昧與目標性;還可以單從某一面向進行更多的比較與分析。論文中也從地下樂團的「音」與「像」來探討地下樂團主體呈現與消匿,進入音樂來分析地下樂團的音樂性質,學術性的論述也讓我有個大略性的理解,但我認為地下樂團的性質並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擬清的。論文中探討地下音樂經濟的部分讓我收穫很多,作者很詳盡的幾乎全部介紹了當時所有的地下樂團發聲空間與活動,包括了是誰建立促成,空間的風格與群眾特色,可見花了非常多時間採訪整理,因為這方面的資料是少之又少的,並略微分析了地下樂團發聲管道的經濟效益,其困難與阻礙,都是值得參考的資料。
文獻中不足的地方
文中最後作者自己也提到,研究受限於,國內樂團或歌手的官方資料完整性稍嫌不足,無法很廣泛的整合,國內相關論述也非常零星。第二點此研究未揭露獨立音樂中的負面形象,在我看來,藥品、噪音、粗語等等的元素,也是地下樂團不可缺少的,就是這些較無法令大眾接受的行為,或者說宣洩,才是地下樂團獨立、衝撞主流的最大武器。還有此研究對於地下VS.主流的分析我覺得應該再多深入,因為這兩者的曖昧不清與其關聯性,無法輕易將其定義。部分地下樂團努力要成為主流,部分仍堅持自己的獨立。相較來說,作者介紹的樂團如,蘇打綠。現在已成為在主流不過的樂團,可見台灣的地下樂團,是真的堅持音樂的獨創,還是只是成為主流商業音樂的過程,而發聲也是累積歌迷的跳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