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名稱: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
The Relationshio of the Image of Singers, Idolatry,and Consumer Behavior in Popular Music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研究生:黃顗穎
文獻的架構:
流行音樂是二十世紀極為重要的音樂類型,也是大眾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所謂流行音樂,是指普遍傳於社會大中間的通俗音樂或歌謠。
Adorno與Horkeimer與1973年提出「文化工業」一詞,表示了文化產品的可複製性,意味著大眾文化已被當作工業產品來處理,而流行音樂也是相同。它本身具大量生產、消費的特性,並以獲取利論為目的。根據統計,一般人使用音樂媒體的時間或金錢,僅次於電視媒體,並有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可見音樂媒體與流行音樂的力量及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流行音樂的發展來自早期歐美國家,隨著時代改變、科技發展及全球化經濟影響,新型態音樂工業逐漸形成,慢慢的發演出以偶像歌手整體之形象、個性、及生活風格為中心而形成的明星制度,而這些明星則是依賴著唱片公司為其塑造形象,建立消費者崇拜偶像之根基。
此研究將焦點放在偶像歌手的形象分析上,分別對唱片公司及崇拜偶像的消費者進行訪談,探討唱片公司對歌手進行的形象塑造手法與歌迷的偶像崇拜、消費行為之間的關係。
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大智有三項特點:1認同但不模仿2主動搜尋、收集歌手資訊3除了一般音樂產品之外,如CD、VCD等。除此之外,同儕團體、父母態度、新科技的使用、與後現代化社會消費觀等社會環境因素、也會對偶像崇拜及消費行為造成影響。
認為文獻中對我有用的資料:
台灣的音樂產業由1990年代開始進行國際化的歷程,全球五大跨國音樂集團-新力、博德曼、華納、環球和科藝百代。五大音樂集團挾其雄厚的資金進駐台灣,對台灣而有的音樂市場造成龐大的衝擊,即便如此,台灣目前的音樂生產者/銷售者,多數尋求和外部合作的機會,除了幫助打開銷售通路外,也是媒體資源相互整合、流通的一種方式。因此,國內的唱片公司組織型態、資源利用以致於音樂產製行銷手法等,已有同質化的傾向。
此研究生在論文中舉出了非常多例子,
何謂形象? 心理學百科全書將「形象」解釋為「一種態度或心理的畫像」。以所描繪下的形象為基礎,伴隨著相關的評價與情感。因為形象是個人主觀意識,並不代表真理或者是事實。相關理論應用提出了形象管理、CIS企業識別系統,雖然CIS理論普遍用於竊業形象的管理,然而就歌手的形象屬性而言,可針對MI、VI、BI三要素,發展出一套探討歌手形象之構面。
偶像崇拜,「偶像」(idol)為神偶之意,本來為宗教信仰而塑造、用以膜拜的神像。隨著時代演變,朝向個人主義與多元發展,「偶像」以隨個人喜好嚮往,偶像崇拜的過程中,一定伴隨著高度的認同與涉入其行為有某種過度的意涵。偶像崇拜的原因:內在因素-偶像崇拜與認同建構、外在環境的因素-媒體塑造與同儕間的影響。
流行音樂市場之消費者行為,消費一詞源自於資本主義社會的興起,其定義眾說紛紜,所以作者有提出各派觀點來加以解釋,真的讓我了解的非常清楚!
作者還有2個個案研究,分別是男性偶像團體F4與女性偶像團體S.H.E為例,介紹兩個團體的崛起、背景資料以及相關事蹟。讓我能夠從個案研究中更了解此論文的主題。
文獻中不足的部分:
此研究僅用兩個焦點團體訪談內容做為資料分析的基礎,然而對於消費者端的訊息仍嫌不足。研究對象的限制,由於受訪者居住地區受限,限於人力與金錢等因素,無法在類型上加以擴充。受訪者年齡的限制,由於偶像崇拜消費族群主要集中於國中生,因次只針對國中消費族群,其他年齡層卻無從得知。此研究僅以質性方法進行消費研究,在客觀性及精確性的問題上,難免有些偏差。歌手形象塑造除了依賴唱片公司之策略及推動執行外,另一句大力量推手則是來自於大眾媒體,由於研究方法的限制,無法針對媒體對歌手報導及整理分析,缺乏傳媒對歌手形象影響力的深入了解,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