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大傳二甲-謝緹昀-597091639/流行音樂文獻探討-九Ο年代台灣流行音樂中之原住民歌手形象分析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出版年份:2000
指導教授:沈慧聲
研究生:李至和

文獻架構及摘要:

架構一在探究媒介中大量非真實的報導,讓原住民的形象受到扭曲,形成刻板印象。而媒體在報導原著民本質上的問題之餘,卻忽略了原住民在流行音樂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台灣流行音樂邁入文化工業之當下,原住民歌手只是一個被包裝的商品,其本質似乎已在商業機制中喪失。

架構二主要在探討台灣的唱片市場在文化工業之下,如何將原住民商品化以及標準化。以 90 年代台灣流行音樂市場為主軸,分析原住民歌手唱片專輯中的形象定位,了解原住民歌手在商業包裝下所呈現出的樣貌為何,並解析台灣的流行音樂工業如何透過影音的生產.製造.再現原住民。

架構三為研究層面,主要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由沈文程.張惠妹.動力火車.紀曉君等90年代的原住民歌手,就其專輯風格與歌手形象定位加以探討比較。第二部份將形象相似的原住民歌手以及非原住民歌手,在音樂文本上加以比較,並探討兩者的同異處。

架構四為結論,回到主標題「在一片金光大道上,沒有夢想,沒有規則,沒有希望,沒有未來 只有銅臭,不斷鬥爭」。在張惠妹位竄紅,沒有一家唱片公司願意為原住民歌手發片,張惠妹的成功,也不過是工業文化中商品化下的產物。而「原住民」,已成為這些歌手的符號,它們的本質已不存在。另外,在結論中也提到,為了市場所需,許多改編後的原住民音樂已喪失其傳統,這樣的商品會讓閱聽人對傳統文化產生誤解。

文獻對我有用之處:

這篇論文讓我開始思考一些問題,第一,原住民歌手在市場上應該保有其傳統文化價值,儘管許多歌手會在音樂中加入些許傳統文化元素「喔咿呀~那魯灣~」諸如此類,但研究者所提到之觀點卻不容忽視,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形象是否會被閱聽大眾誤解,以及在漢族文化同化之下,其傳統文化是否能夠保存與傳承,都是很值得省思的問題。

另外,在文化工業的大環境之下,流行音樂市場是否過於標準單一化,似乎歌手的形象必須更勝於實力,又或是商品化之後的歌手,似乎一定要依循一個模式才有消費市場,例如,蔡依林從出道以來不斷的轉型,從單純情歌到電音等,這些不斷的嘗試都只是取決於消費市場,那麼文化的價值在何處?

再者,傳統音樂文化想要普及大眾消費市場固然有他困難之處,但是,如何能將原住民傳統音樂文化被市場所接受卻又不失去其本質,是更重要的問題。音樂能教化人心,所以流行音樂不該只是一個「商品」。

文獻中不足之處:

研究者經由原住民歌手形象與音樂文本的研究,探究出原住民歌手在音樂市場上之定位,但這份論文卻沒有探討原住民文化在本質上的根本問題,缺少田野調查的相關研究。因為,無論你走到任何一個原住民部落,你會發現,教育水平低落使他們無法脫離大社會的宰制,他們擁有天生的音樂細胞,卻沒有適當的音樂教育;他們有著好山好水的淳樸思想,卻沒有撰寫出來的表達能力,另外,在這種漢文化主義下的原住民,年輕一倍的大多外移,許多人甚至幾乎不會說其母語,如何讓他門自我認同,而不會被漢化,是我們這些外來族群應盡的義務。

另外,由於這份論文主要在研究原住民歌手的形象,所以對於原住民傳統音樂文化的元素探討顯得不足,以及現存原住民歌手,其音樂保有傳統文化元素多寡之探討。再者,在市場接受度上的探討,我個人認為應該不是憑空斷定,而是以量化研究的方法,針對消費者來做原住民傳統音樂在市場上接受度的探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