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傳一甲 林亨威 598091313 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歌曲

書名: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歌曲
作者:翁嘉銘
出版社: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我想要介紹的是台灣的流行音樂,但我個人認為現在台灣的流行音樂比較偏向西方,老一代聽唱歌,聽歌星在電視台唱歌比較注重唱功!現在雖然變得比較偏向商業化,可是也比較注重創新和多元化。「迷迷之音」較特別之處在該書不僅以台灣作為華語流行音樂的討論中心,而將華語音樂範疇擴大至對岸的中國,是當時少數且較全面關心對岸樂壇動態的文字作品。此書中作者不斷提到感嘆台灣沒有「流行音樂博物館」,抱怨台灣竟然養不起一本好的「流行音樂雜誌」,也期待著台灣也能夠有自己的「搖滾音樂節」。這些早該理所當然存在的事實,卻只能是作者書中編織的夢想,很難不與他一同扼腕長歎。這是我比較想深入探討的原因之一。

文獻的架構
本書的範圍涵蓋得比較細,先是從歌路方面的口水歌,歌仔之聲,酒歌的創作和類型接下來介紹台灣當年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和流行音樂大師李宗盛等等..到中國的搖滾樂都有詳細的介紹。『迷迷之音』的讀者還會注意到書中一個十分特別之處,或許也會因此與我一樣感動莫名,那就是作者在他的評論中不時流露出來對於台灣流行歌曲的強烈的迷戀與關懷。台灣的流行歌曲不僅是翁嘉銘評論、分析的對象,同時也是伴隨他成長的回憶與熱愛的文化。

本書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為什麼會想要探討『迷迷之音』這本書呢?本書的資訊內容不論是過去的羅大佑旋風或是現今唱片公司的投機現象,他能讓讀者發現歌曲與歌星背後複雜的歷史與社會機制的影響與作用。文中有提到台灣的女性義是的作品已經付諸闕如,是不是已經隱隱然告訴人們,當女性主義在歐美已經成普遍共識現代理,台灣的大眾卻依然未受啟蒙。譬如無數詞作中的女性倫為婢妾與童養般的被虐心態;女歌手被幼稚化或性物化,女性在歌曲製作上喪失發言權,只被視為發聲器與服裝模特兒的綜合體。作者翁嘉銘一方面痛責現今流行歌曲逐漸被完全商業化,另一方面也夢想台灣能夠早日建立一個好的流行音樂文化。有些歌曲可能已經不再流行,甚至在收音機裡也很少被傳唱和撥放,但人們依然不會忘記。這些老歌禁的住在時光流逝之中的無情沖刷,在一整個時代人心中留下永不抹滅的記憶,令人難忘的歌曲是大眾文化的表徵,是大眾心靈的寄託。也讓我了解到台灣流行音樂的商業化開端校園民歌是很重要的斷代史。〈童年〉、〈秋蟬〉、〈月琴〉、〈龍的傳人〉都是重要的代表作。它一方面意味著歌壇新創作著的崛起,同時昭告前行創作勢力的衰微。對於我們大眾媒體所闡述的大眾可以知道如果大眾媒體是一種服務業,便可以理解他們位偶像明星和歌星的廣大歌迷族服務的趨向,但不要以為某些知名歌手要來台,便以為台灣的西洋音樂迷或是搖滾迷是大眾,湊熱鬧、趕流行著才是大眾,買票的人先把座位區買光,搖滾區卻略為遜色,但從來沒看過真正搖滾迷喜歡像聽歌劇一般欣賞的!

認為書中不足的部分
這本書敘述的資料涵蓋範圍可以說是相當的多重,對於名詞的解釋例子也是很多!從台灣流行樂歌路和壇議創作人即其作品的「接近唱歌的心跳」到對岸「中國火」到評析的地下樂團的「歌仔簿」等..
既然本書的副名稱「蛻變中的台灣歌曲」!我認為唯一不足的是這本書大多資訊裡面所提到的資料都是90年代的事情,但在時序進入2000年之後,無論華語樂壇或全球唱片工業的整體環境與當時相較,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未續出修訂版,部分資訊在變動快速的樂壇生態中早已成「昨日黃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