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傳一甲_598091519_陳岱藶 :期末展演主題簡述
語言常常拿來當作音樂分類的工具,然而我們可以在市場上看到有時候本國歌手甚至會發外語專輯,如先前演而優則歌的劉亦菲就曾經把整張中文專輯改成日語在壓製,在日本的市場反應也不俗,探究其原因是原來是因為劉亦菲本身是與日本的新力音樂唱片公司簽約,本來就在日本訓練發聲…等等的歌唱基礎,對於日本市場和文化已經有初步了解,並且鑒於前輩歐陽菲菲等人的成功案例,想從日本發展為國際市場。不只是外語方面,光是台灣就有多種的本土語言,天后張惠妹在《阿密特-意識專輯》中,甚至用不是自己的母語-台語獻唱了一首:「好膽你就來」,因此我想研究其背後的背景和經濟效益為何,選定了此題目:「演出者用非母語語言唱歌之研究-以客語歌曲為出發」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傳一乙598092434柯佳妤/台灣思想曲
台灣思想曲
編著:劉國煒
出版社:華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一九九八年五月 出版一刷
語言:繁體中文ISBN957-98686-2-X(平裝)
文獻架構
此書共有十個章節,第一部分為從早期的台灣民間歌謠,說明民謠在台灣早期民間社會扮演著百姓抒發情感的重要角色,它反映出當時百姓的風俗民情與生活現況,唱出人民的心聲,映照出時代的鏡子,記載當時的歷史和精神風貌。第二章節台灣流行歌曲的誕生與流行,時代背景則在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當年台灣被迫割讓給日本,由於日人以高壓奴化的方式對待台灣人,因此台灣本土音樂在此時期受到相當大的打擊,直到一九三O,電影開始在上海蓬勃發展輸入台灣,台灣民謠歌曲才找到一線生機,台灣流行歌曲的發展,和上海一樣都是在電影的推波助瀾下,掀起了流行浪潮,在此時上海的聯華影業製片印刷公司推出了一部電影─「桃花泣血記」,在當時的電影其實是不會發生的默片,所以全靠字幕和辯士(解說員)講解,同時片商為了宣傳電影,請擔任辯士的詹天馬、王雲峰,創作了ㄧ首同名曲作為宣傳,這也是第一首創作的台語流行歌曲,而百姓因長期遭受壓制,所以當這首哀怨的電影宣傳歌曲出現時,很快就受到大眾歡迎,電影也因此而賣座,此後片商開始大力提倡用創作的台語歌曲來促銷中國輸入的默片,這大致上就是台灣流行歌曲的誕生與流行。第三部份日據時代雋永的台灣歌曲,是接續上章節繼續發展的,為了宣傳電影桃花泣血記所創作的同名曲,開啟了台灣流行歌曲的創作之門,在唱片市場的良性競爭下,讓一九三O年代出現不少不朽的經典之作,如:一顆紅蛋、望春風雨夜花等。第四、第五到第七部分皆介紹了許多伴隨台灣四五年級長大的一些膾炙人口的台語歌曲作品,其中則分別歸類為,新創作台語歌曲、時代歌曲、行業歌曲,此時期為台灣光復初期,老百姓正要重建自己的家園,民奔波生疾苦,各各為生技,因此這些歌曲,幾乎唱出了當時人民的心聲,與其說這些早期台灣流行的台語流行歌曲是創作歌謠,還不如說是時代歌曲更來的貼切。再來第六部分是由日本歌曲重新填詞的翻唱歌曲,民國五、六十年代,唱片公司為了降低台語唱片的製作成本,所以選擇將日本歌曲填上中文歌詞,直接對外發行出售,因此也被稱做為混血歌曲。第八部分是分析台語片和流行歌曲的互動關係,說明了電影在民國四五十年代扮演了傳播流行歌曲的重要角色。第九章,迎接新台灣歌,寫台灣在電視誕生後,國語歌曲因受電視節目的推波助瀾下成為主流後,台語歌曲的沒落,但在中國電視公司於一九七一年播出「金曲獎」節目後,因節目鼓勵大眾創作,台語歌曲得以在傳播媒體上找到創作平台,更有凝聚力的聚集了多位台語歌曲創作家,使台語歌曲不被大家遺忘,迎接新台灣歌曲中,當然校園民歌更不可缺席,為流行音樂注入了一鼓新的生命力量,最後的第十部分,也介紹了各時代影響流行音樂的重要人物簡介。
文獻不足的部份
文獻中目錄部份,分類次序雖然大致有依照年代區分,但是如果沒有仔細去看,對初次接觸台語歌曲的人來說,會以為中間第四到第七章都分別為不同的年代,但其實只是一時代的細分而已,所以我認為應該將他們先歸成一類,再做進一步的認識,會讓讀者更清楚內容與時代背景的關係,或是可以附上一個時代分析表,讀者就可輕鬆知道年代與歌曲的連結,不需自己做時代的整理才了解內容。
文獻對自己有用的資料與結語讓我知道,原來台灣的流行音樂能有今天的發展,都要敗台語歌之賜,因為有台語歌曲的創作才有今日的流行音樂。並且說明了台語歌曲在當時與每個年代的關係,訴說了台語歌曲是全民的,雖然種類繁多,但流行歌曲和老百姓的生活卻是緊緊相扣的,台語歌儼然成為最能代表老百姓內心中的聲音,那些不同年代的台語歌曲,就成為每一階段社會發展的「時代歌曲」,每首台語歌曲都反應出每個時代的背景與風氣,然而現在流行樂壇上,台語歌曲的創作則被眾多的國語流行音樂給埋沒了,使得台語歌曲在這個時代受到排擠,不被重視,受到眾多國語歌曲的影響,因為人民生活已不再受壓抑,不再需要為了三餐溫飽而煩惱,思想逐漸開放,台語歌曲也慢慢出現了轉變,同化後的台語歌曲,不再如以前反應社會現況,歌詞內容由原本的百姓生活變成了男女情愛。雖然台語歌曲在現在已經不足以代表這個世代,但是它對流行音樂的貢獻仍是不可被輕易抹滅的,今年也開始有了一些國語流行歌手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不論實力派歌手或是創作型歌手、樂團等都發表了台語歌曲的創作,如:蘇打綠、阿妹、陳奕迅等,還有最能代表台灣搖滾的五月天及五佰,他們將台語歌曲的曲調都運用了一般國語流行樂的編曲,歌詞用國語歌詞的表達方式,創新的台語歌曲,為台語歌曲灌注了新的生命力。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傳一甲-潘佳吟: Pop Punk
主題:Pop Punk
內容:
1.介紹pop punk演變發展歷史
#PUNK從1970年代發源於美國,從次文化轉變成現今年輕人熱愛的音樂,從地下走上至市場...
# 英國PUNK1980~1990年代瀰漫到美國,音樂風格上也有所不同.....
#PUNK轉變分支流派
2.風格特色<服裝/音樂/歌詞>
#歌詞創作
#服裝特色
#音樂的改變
3.目前pop punk知名樂團簡介
#Green Day
#Simple Plan
#All-American Rejectes
等等...................
594092618陸智洋期末展演主題>>數位「美」學 ,數位配樂技術力+傳統樂理
Industrial Metal 工業金屬
採用大量冰冷的電腦採樣音效,穿插以機械或金屬器具的撞擊聲代替傳統打擊樂器,加上電子式的節拍,是很象科技舞曲的重金屬樂,但仍保留重金屬的大量失真效果。
代表性樂團:Fear Factory、 Ministry、 Nine Inch Nails
時間來到1980年代,英國歌德音樂被稱為Dark Wave,其在搖滾樂中加入了大量的合成器(鍵盤),以及前述的歌德元素,甚至也帶有電子味。而Gothic rock/New Wave在傳入美國後則進一步發展出industrial的分支,著名的團體有Ministry和Nine Inch Nail等;另一方面,在歐洲則更驅向電子樂發展。
音樂表現方式 :
採用大量冰冷的電腦採樣音效, 穿插以機械或金屬器具的撞擊聲代替傳統打擊樂器, 加上電子式的節拍, 是很像科技舞曲的重金屬樂, 但仍保留重金屬的大量失真效果
採用大量冰冷的電腦採樣音效,穿插以機械或金屬器具的撞擊聲代替傳統打擊樂器,加上電子式的節拍,是很象科技舞曲的重金屬樂,但仍保留重金屬的大量失真效果。
代表性樂團:Fear Factory、 Ministry、 Nine Inch Nails
時間來到1980年代,英國歌德音樂被稱為Dark Wave,其在搖滾樂中加入了大量的合成器(鍵盤),以及前述的歌德元素,甚至也帶有電子味。而Gothic rock/New Wave在傳入美國後則進一步發展出industrial的分支,著名的團體有Ministry和Nine Inch Nail等;另一方面,在歐洲則更驅向電子樂發展。
音樂表現方式 :
採用大量冰冷的電腦採樣音效, 穿插以機械或金屬器具的撞擊聲代替傳統打擊樂器, 加上電子式的節拍, 是很像科技舞曲的重金屬樂, 但仍保留重金屬的大量失真效果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傳二甲597091160殷美鳳 期末概述+1分鐘video
傳一甲陳宗勳: 披頭四與約翰藍儂的崛起與殞落
展演主題: 披頭四與約翰藍儂的崛起與殞落
一個從60年代開始席捲全世界的搖滾樂團,披頭四在搖滾樂上的地位,用「前無古人,後尚無來者」來形容也不為過,雖然搖滾樂不是披頭四所發明的,但披頭四的音樂成就,對於搖滾樂甚至於流行音樂的影響之大實在是難以想像,與其說披頭四是二十世紀最為流行的樂團,不如說披頭四已成為二十世紀文化的一部分。
在1970年,由於藝術、經濟以及個人理念的不同,造成披頭之間衝突不斷,披頭四正式解散,各自單飛,一直到1980年約翰藍儂在家裡門口被射殺,披頭四已經確定永遠不可能重組....
------------
Albert: 這個題目探討流行音樂的早期西方片段,可能少了在地關懷與市場實踐。
一個從60年代開始席捲全世界的搖滾樂團,披頭四在搖滾樂上的地位,用「前無古人,後尚無來者」來形容也不為過,雖然搖滾樂不是披頭四所發明的,但披頭四的音樂成就,對於搖滾樂甚至於流行音樂的影響之大實在是難以想像,與其說披頭四是二十世紀最為流行的樂團,不如說披頭四已成為二十世紀文化的一部分。
在1970年,由於藝術、經濟以及個人理念的不同,造成披頭之間衝突不斷,披頭四正式解散,各自單飛,一直到1980年約翰藍儂在家裡門口被射殺,披頭四已經確定永遠不可能重組....
------------
Albert: 這個題目探討流行音樂的早期西方片段,可能少了在地關懷與市場實踐。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1428, 一定要來聽,加分。
從《1428》 談汶川地震及當代中國紀錄片現況
講者:杜海濱(中國北京)
日期:11月18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13:30~15:30
地點:文友樓118室
主辦單位:國際教育處學術交流中心
協辦單位:影像傳播學系 進修部大眾傳播學系 CNEX(視納華仁)
~歡迎踴躍前往聆聽~
講者:杜海濱(中國北京)
日期:11月18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13:30~15:30
地點:文友樓118室
主辦單位:國際教育處學術交流中心
協辦單位:影像傳播學系 進修部大眾傳播學系 CNEX(視納華仁)
~歡迎踴躍前往聆聽~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大傳二乙 耿永瑋 留菲 劉羿葦 請假
帥氣的ALBERT老師你好 :
我們是大傳二乙的耿永瑋 留菲 劉羿葦
因為我們期中考將近
正在拍片 因此無法及時到課
不過為了證明我們的心仍屬於你
因此拍了下段影片 FOU U~~
幕後花絮
當一個演員背後的心酸
我們是大傳二乙的耿永瑋 留菲 劉羿葦
因為我們期中考將近
正在拍片 因此無法及時到課
不過為了證明我們的心仍屬於你
因此拍了下段影片 FOU U~~
幕後花絮
當一個演員背後的心酸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傳2甲 林以倫請假
親愛的ALBERT大人抱歉
小弟我今天早上五點就做客運下苗栗
去幫忙苗栗文化節攝影比賽的記者開幕會
搞到5點才回到台北車站= = !!!
非常抱歉!
苗栗縣辦了一個很棒的攝影比賽
主提示以苗栗為主的人文特色
或是自然美景古蹟
用鏡頭去紀錄下來
捕捉那一瞬間的美好
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都可以參加
對攝影有興趣的同學們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苗栗縣政府也對此活動非常的有心
總獎金金額從原本預算的80萬
再加碼道160萬
這也是個賺零用錢的好機會
哈哈
http://miaolitravel.net/
在此附上苗栗縣政府的網站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去看看
^ ^
小弟我今天早上五點就做客運下苗栗
去幫忙苗栗文化節攝影比賽的記者開幕會
搞到5點才回到台北車站= = !!!
非常抱歉!
苗栗縣辦了一個很棒的攝影比賽
主提示以苗栗為主的人文特色
或是自然美景古蹟
用鏡頭去紀錄下來
捕捉那一瞬間的美好
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都可以參加
對攝影有興趣的同學們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苗栗縣政府也對此活動非常的有心
總獎金金額從原本預算的80萬
再加碼道160萬
這也是個賺零用錢的好機會
哈哈
http://miaolitravel.net/
在此附上苗栗縣政府的網站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去看看
^ ^
?》(Sounds and Fury: Can Rock & Roll Change the World?)
這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張鐵志撰寫的《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Sounds and Fury: Can Rock & Roll Change the World?)張鐵志稱自己是左手搞政治研究/社會批判、右手書寫音樂文字/文化觀察。
《聲音與憤怒》正是這樣一本融合政治研究、社會批判、音樂文化觀察的書。走過鮑布狄倫(Bob Dylan)抗議歌曲時代的人,知道六○年代不僅是民謠搖滾樂向政治嗆聲的時代,也是爭取民權、反戰、提倡嬉皮烏托邦理想的時代,更是音樂社會學者Robert Flacks所謂的「青年反叛文化」誕生的年代。
從此,搖滾樂與政治展開漫長的糾纏鬥爭。從六○年代以降,無論流行音樂是披著龐克、新浪漫、新左派、後龐克、後搖滾、電音、嘻哈的面貌呈現在聽者面前,它的商品本質總是無法完全扼殺它反對體制的熱血衝動。因此我們看到了英國歌手聲援碼頭工人,看到了瓊拜茲(Joan Baez)的身影穿梭在後冷戰時代的戰火地,看到MTV音樂台結合歌手鼓勵年輕人勇敢地站出來投票,看到了電音瑞舞客用力衝撞布萊爾的第三條路,看到了酷玩樂隊(Coldplay)與討伐體制(Rage Against the Machine)在反全球化抗爭中標舉反血汗工廠與追求公平貿易的呼籲,也看到了U2的波諾(Bono)與各國政要坐下來談「勾銷第三世界國家外債」。
搖滾樂能夠改變世界嗎?這是本書的疑問與探索。透過搖滾樂歷史的爬梳,作者認為搖滾樂的確可能,也只能改變個人的信念與價值。而這也正是許多社會變遷的基礎。是無數人的價值變遷構成了社會的進展。《聲音與憤怒》是台灣第一本全面探討搖滾樂與政治鬥爭的書,作者拒絕文化研究式的理論分析,而是呈現許多精彩而動人的故事,卻又將這些故事與事件放在一個完整的歷史視野架構下檢視。
更難能可貴的是,針對九○年代之後的搖滾樂政治運動,連西方的文獻都十分匱乏,作者卻能以廣泛的音樂新聞閱讀,勾勒出搖滾樂在全球化抗爭的角色與地位。書中對於世紀末的反全球化、反戰等各種議題和行動都有中文媒體界少見的完整分析,加上作者個人政治經濟學的專業背景,更強化討論的深度。
另外,書中對於英美政治人物如何利用流行文化來吸引選票,也對台灣近來膚淺的政治文化提供許多啟示。這個對本土現實的觀照,也流露在本書各個角落,拉近了和台灣讀者的距離。對不熟悉這些搖滾樂社會面的樂迷來說,這些故事可以讓他們看到他們熟悉的樂手如何實踐他們的社會關懷,企圖改變世界。對於已經瞭解這些情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觀點則深化了音樂與社會實踐的進一步對話。
《聲音與憤怒》正是這樣一本融合政治研究、社會批判、音樂文化觀察的書。走過鮑布狄倫(Bob Dylan)抗議歌曲時代的人,知道六○年代不僅是民謠搖滾樂向政治嗆聲的時代,也是爭取民權、反戰、提倡嬉皮烏托邦理想的時代,更是音樂社會學者Robert Flacks所謂的「青年反叛文化」誕生的年代。
從此,搖滾樂與政治展開漫長的糾纏鬥爭。從六○年代以降,無論流行音樂是披著龐克、新浪漫、新左派、後龐克、後搖滾、電音、嘻哈的面貌呈現在聽者面前,它的商品本質總是無法完全扼殺它反對體制的熱血衝動。因此我們看到了英國歌手聲援碼頭工人,看到了瓊拜茲(Joan Baez)的身影穿梭在後冷戰時代的戰火地,看到MTV音樂台結合歌手鼓勵年輕人勇敢地站出來投票,看到了電音瑞舞客用力衝撞布萊爾的第三條路,看到了酷玩樂隊(Coldplay)與討伐體制(Rage Against the Machine)在反全球化抗爭中標舉反血汗工廠與追求公平貿易的呼籲,也看到了U2的波諾(Bono)與各國政要坐下來談「勾銷第三世界國家外債」。
搖滾樂能夠改變世界嗎?這是本書的疑問與探索。透過搖滾樂歷史的爬梳,作者認為搖滾樂的確可能,也只能改變個人的信念與價值。而這也正是許多社會變遷的基礎。是無數人的價值變遷構成了社會的進展。《聲音與憤怒》是台灣第一本全面探討搖滾樂與政治鬥爭的書,作者拒絕文化研究式的理論分析,而是呈現許多精彩而動人的故事,卻又將這些故事與事件放在一個完整的歷史視野架構下檢視。
更難能可貴的是,針對九○年代之後的搖滾樂政治運動,連西方的文獻都十分匱乏,作者卻能以廣泛的音樂新聞閱讀,勾勒出搖滾樂在全球化抗爭的角色與地位。書中對於世紀末的反全球化、反戰等各種議題和行動都有中文媒體界少見的完整分析,加上作者個人政治經濟學的專業背景,更強化討論的深度。
另外,書中對於英美政治人物如何利用流行文化來吸引選票,也對台灣近來膚淺的政治文化提供許多啟示。這個對本土現實的觀照,也流露在本書各個角落,拉近了和台灣讀者的距離。對不熟悉這些搖滾樂社會面的樂迷來說,這些故事可以讓他們看到他們熟悉的樂手如何實踐他們的社會關懷,企圖改變世界。對於已經瞭解這些情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觀點則深化了音樂與社會實踐的進一步對話。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大傳二甲-謝緹昀-597091639/流行音樂文獻探討-九Ο年代台灣流行音樂中之原住民歌手形象分析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文獻架構及摘要:
架構一在探究媒介中大量非真實的報導,讓原住民的形象受到扭曲,形成刻板印象。而媒體在報導原著民本質上的問題之餘,卻忽略了原住民在流行音樂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台灣流行音樂邁入文化工業之當下,原住民歌手只是一個被包裝的商品,其本質似乎已在商業機制中喪失。
架構二主要在探討台灣的唱片市場在文化工業之下,如何將原住民商品化以及標準化。以 90 年代台灣流行音樂市場為主軸,分析原住民歌手唱片專輯中的形象定位,了解原住民歌手在商業包裝下所呈現出的樣貌為何,並解析台灣的流行音樂工業如何透過影音的生產.製造.再現原住民。
架構三為研究層面,主要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由沈文程.張惠妹.動力火車.紀曉君等90年代的原住民歌手,就其專輯風格與歌手形象定位加以探討比較。第二部份將形象相似的原住民歌手以及非原住民歌手,在音樂文本上加以比較,並探討兩者的同異處。
架構四為結論,回到主標題「在一片金光大道上,沒有夢想,沒有規則,沒有希望,沒有未來 只有銅臭,不斷鬥爭」。在張惠妹位竄紅,沒有一家唱片公司願意為原住民歌手發片,張惠妹的成功,也不過是工業文化中商品化下的產物。而「原住民」,已成為這些歌手的符號,它們的本質已不存在。另外,在結論中也提到,為了市場所需,許多改編後的原住民音樂已喪失其傳統,這樣的商品會讓閱聽人對傳統文化產生誤解。
這篇論文讓我開始思考一些問題,第一,原住民歌手在市場上應該保有其傳統文化價值,儘管許多歌手會在音樂中加入些許傳統文化元素「喔咿呀~那魯灣~」諸如此類,但研究者所提到之觀點卻不容忽視,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形象是否會被閱聽大眾誤解,以及在漢族文化同化之下,其傳統文化是否能夠保存與傳承,都是很值得省思的問題。
另外,在文化工業的大環境之下,流行音樂市場是否過於標準單一化,似乎歌手的形象必須更勝於實力,又或是商品化之後的歌手,似乎一定要依循一個模式才有消費市場,例如,蔡依林從出道以來不斷的轉型,從單純情歌到電音等,這些不斷的嘗試都只是取決於消費市場,那麼文化的價值在何處?
文獻中不足之處:
研究者經由原住民歌手形象與音樂文本的研究,探究出原住民歌手在音樂市場上之定位,但這份論文卻沒有探討原住民文化在本質上的根本問題,缺少田野調查的相關研究。因為,無論你走到任何一個原住民部落,你會發現,教育水平低落使他們無法脫離大社會的宰制,他們擁有天生的音樂細胞,卻沒有適當的音樂教育;他們有著好山好水的淳樸思想,卻沒有撰寫出來的表達能力,另外,在這種漢文化主義下的原住民,年輕一倍的大多外移,許多人甚至幾乎不會說其母語,如何讓他門自我認同,而不會被漢化,是我們這些外來族群應盡的義務。
另外,由於這份論文主要在研究原住民歌手的形象,所以對於原住民傳統音樂文化的元素探討顯得不足,以及現存原住民歌手,其音樂保有傳統文化元素多寡之探討。再者,在市場接受度上的探討,我個人認為應該不是憑空斷定,而是以量化研究的方法,針對消費者來做原住民傳統音樂在市場上接受度的探討。
出版年份:2000
指導教授:沈慧聲
研究生:李至和
文獻架構及摘要:
架構一在探究媒介中大量非真實的報導,讓原住民的形象受到扭曲,形成刻板印象。而媒體在報導原著民本質上的問題之餘,卻忽略了原住民在流行音樂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台灣流行音樂邁入文化工業之當下,原住民歌手只是一個被包裝的商品,其本質似乎已在商業機制中喪失。
架構二主要在探討台灣的唱片市場在文化工業之下,如何將原住民商品化以及標準化。以 90 年代台灣流行音樂市場為主軸,分析原住民歌手唱片專輯中的形象定位,了解原住民歌手在商業包裝下所呈現出的樣貌為何,並解析台灣的流行音樂工業如何透過影音的生產.製造.再現原住民。
架構三為研究層面,主要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由沈文程.張惠妹.動力火車.紀曉君等90年代的原住民歌手,就其專輯風格與歌手形象定位加以探討比較。第二部份將形象相似的原住民歌手以及非原住民歌手,在音樂文本上加以比較,並探討兩者的同異處。
架構四為結論,回到主標題「在一片金光大道上,沒有夢想,沒有規則,沒有希望,沒有未來 只有銅臭,不斷鬥爭」。在張惠妹位竄紅,沒有一家唱片公司願意為原住民歌手發片,張惠妹的成功,也不過是工業文化中商品化下的產物。而「原住民」,已成為這些歌手的符號,它們的本質已不存在。另外,在結論中也提到,為了市場所需,許多改編後的原住民音樂已喪失其傳統,這樣的商品會讓閱聽人對傳統文化產生誤解。
文獻對我有用之處:
這篇論文讓我開始思考一些問題,第一,原住民歌手在市場上應該保有其傳統文化價值,儘管許多歌手會在音樂中加入些許傳統文化元素「喔咿呀~那魯灣~」諸如此類,但研究者所提到之觀點卻不容忽視,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形象是否會被閱聽大眾誤解,以及在漢族文化同化之下,其傳統文化是否能夠保存與傳承,都是很值得省思的問題。
另外,在文化工業的大環境之下,流行音樂市場是否過於標準單一化,似乎歌手的形象必須更勝於實力,又或是商品化之後的歌手,似乎一定要依循一個模式才有消費市場,例如,蔡依林從出道以來不斷的轉型,從單純情歌到電音等,這些不斷的嘗試都只是取決於消費市場,那麼文化的價值在何處?
再者,傳統音樂文化想要普及大眾消費市場固然有他困難之處,但是,如何能將原住民傳統音樂文化被市場所接受卻又不失去其本質,是更重要的問題。音樂能教化人心,所以流行音樂不該只是一個「商品」。
文獻中不足之處:
研究者經由原住民歌手形象與音樂文本的研究,探究出原住民歌手在音樂市場上之定位,但這份論文卻沒有探討原住民文化在本質上的根本問題,缺少田野調查的相關研究。因為,無論你走到任何一個原住民部落,你會發現,教育水平低落使他們無法脫離大社會的宰制,他們擁有天生的音樂細胞,卻沒有適當的音樂教育;他們有著好山好水的淳樸思想,卻沒有撰寫出來的表達能力,另外,在這種漢文化主義下的原住民,年輕一倍的大多外移,許多人甚至幾乎不會說其母語,如何讓他門自我認同,而不會被漢化,是我們這些外來族群應盡的義務。
另外,由於這份論文主要在研究原住民歌手的形象,所以對於原住民傳統音樂文化的元素探討顯得不足,以及現存原住民歌手,其音樂保有傳統文化元素多寡之探討。再者,在市場接受度上的探討,我個人認為應該不是憑空斷定,而是以量化研究的方法,針對消費者來做原住民傳統音樂在市場上接受度的探討。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傳一甲 林亨威 598091313 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歌曲
書名: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歌曲
作者:翁嘉銘
出版社: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我想要介紹的是台灣的流行音樂,但我個人認為現在台灣的流行音樂比較偏向西方,老一代聽唱歌,聽歌星在電視台唱歌比較注重唱功!現在雖然變得比較偏向商業化,可是也比較注重創新和多元化。「迷迷之音」較特別之處在該書不僅以台灣作為華語流行音樂的討論中心,而將華語音樂範疇擴大至對岸的中國,是當時少數且較全面關心對岸樂壇動態的文字作品。此書中作者不斷提到感嘆台灣沒有「流行音樂博物館」,抱怨台灣竟然養不起一本好的「流行音樂雜誌」,也期待著台灣也能夠有自己的「搖滾音樂節」。這些早該理所當然存在的事實,卻只能是作者書中編織的夢想,很難不與他一同扼腕長歎。這是我比較想深入探討的原因之一。
文獻的架構
本書的範圍涵蓋得比較細,先是從歌路方面的口水歌,歌仔之聲,酒歌的創作和類型接下來介紹台灣當年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和流行音樂大師李宗盛等等..到中國的搖滾樂都有詳細的介紹。『迷迷之音』的讀者還會注意到書中一個十分特別之處,或許也會因此與我一樣感動莫名,那就是作者在他的評論中不時流露出來對於台灣流行歌曲的強烈的迷戀與關懷。台灣的流行歌曲不僅是翁嘉銘評論、分析的對象,同時也是伴隨他成長的回憶與熱愛的文化。
本書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為什麼會想要探討『迷迷之音』這本書呢?本書的資訊內容不論是過去的羅大佑旋風或是現今唱片公司的投機現象,他能讓讀者發現歌曲與歌星背後複雜的歷史與社會機制的影響與作用。文中有提到台灣的女性義是的作品已經付諸闕如,是不是已經隱隱然告訴人們,當女性主義在歐美已經成普遍共識現代理,台灣的大眾卻依然未受啟蒙。譬如無數詞作中的女性倫為婢妾與童養般的被虐心態;女歌手被幼稚化或性物化,女性在歌曲製作上喪失發言權,只被視為發聲器與服裝模特兒的綜合體。作者翁嘉銘一方面痛責現今流行歌曲逐漸被完全商業化,另一方面也夢想台灣能夠早日建立一個好的流行音樂文化。有些歌曲可能已經不再流行,甚至在收音機裡也很少被傳唱和撥放,但人們依然不會忘記。這些老歌禁的住在時光流逝之中的無情沖刷,在一整個時代人心中留下永不抹滅的記憶,令人難忘的歌曲是大眾文化的表徵,是大眾心靈的寄託。也讓我了解到台灣流行音樂的商業化開端校園民歌是很重要的斷代史。〈童年〉、〈秋蟬〉、〈月琴〉、〈龍的傳人〉都是重要的代表作。它一方面意味著歌壇新創作著的崛起,同時昭告前行創作勢力的衰微。對於我們大眾媒體所闡述的大眾可以知道如果大眾媒體是一種服務業,便可以理解他們位偶像明星和歌星的廣大歌迷族服務的趨向,但不要以為某些知名歌手要來台,便以為台灣的西洋音樂迷或是搖滾迷是大眾,湊熱鬧、趕流行著才是大眾,買票的人先把座位區買光,搖滾區卻略為遜色,但從來沒看過真正搖滾迷喜歡像聽歌劇一般欣賞的!
認為書中不足的部分
這本書敘述的資料涵蓋範圍可以說是相當的多重,對於名詞的解釋例子也是很多!從台灣流行樂歌路和壇議創作人即其作品的「接近唱歌的心跳」到對岸「中國火」到評析的地下樂團的「歌仔簿」等..
既然本書的副名稱「蛻變中的台灣歌曲」!我認為唯一不足的是這本書大多資訊裡面所提到的資料都是90年代的事情,但在時序進入2000年之後,無論華語樂壇或全球唱片工業的整體環境與當時相較,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未續出修訂版,部分資訊在變動快速的樂壇生態中早已成「昨日黃花」。
作者:翁嘉銘
出版社: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我想要介紹的是台灣的流行音樂,但我個人認為現在台灣的流行音樂比較偏向西方,老一代聽唱歌,聽歌星在電視台唱歌比較注重唱功!現在雖然變得比較偏向商業化,可是也比較注重創新和多元化。「迷迷之音」較特別之處在該書不僅以台灣作為華語流行音樂的討論中心,而將華語音樂範疇擴大至對岸的中國,是當時少數且較全面關心對岸樂壇動態的文字作品。此書中作者不斷提到感嘆台灣沒有「流行音樂博物館」,抱怨台灣竟然養不起一本好的「流行音樂雜誌」,也期待著台灣也能夠有自己的「搖滾音樂節」。這些早該理所當然存在的事實,卻只能是作者書中編織的夢想,很難不與他一同扼腕長歎。這是我比較想深入探討的原因之一。
文獻的架構
本書的範圍涵蓋得比較細,先是從歌路方面的口水歌,歌仔之聲,酒歌的創作和類型接下來介紹台灣當年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和流行音樂大師李宗盛等等..到中國的搖滾樂都有詳細的介紹。『迷迷之音』的讀者還會注意到書中一個十分特別之處,或許也會因此與我一樣感動莫名,那就是作者在他的評論中不時流露出來對於台灣流行歌曲的強烈的迷戀與關懷。台灣的流行歌曲不僅是翁嘉銘評論、分析的對象,同時也是伴隨他成長的回憶與熱愛的文化。
本書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為什麼會想要探討『迷迷之音』這本書呢?本書的資訊內容不論是過去的羅大佑旋風或是現今唱片公司的投機現象,他能讓讀者發現歌曲與歌星背後複雜的歷史與社會機制的影響與作用。文中有提到台灣的女性義是的作品已經付諸闕如,是不是已經隱隱然告訴人們,當女性主義在歐美已經成普遍共識現代理,台灣的大眾卻依然未受啟蒙。譬如無數詞作中的女性倫為婢妾與童養般的被虐心態;女歌手被幼稚化或性物化,女性在歌曲製作上喪失發言權,只被視為發聲器與服裝模特兒的綜合體。作者翁嘉銘一方面痛責現今流行歌曲逐漸被完全商業化,另一方面也夢想台灣能夠早日建立一個好的流行音樂文化。有些歌曲可能已經不再流行,甚至在收音機裡也很少被傳唱和撥放,但人們依然不會忘記。這些老歌禁的住在時光流逝之中的無情沖刷,在一整個時代人心中留下永不抹滅的記憶,令人難忘的歌曲是大眾文化的表徵,是大眾心靈的寄託。也讓我了解到台灣流行音樂的商業化開端校園民歌是很重要的斷代史。〈童年〉、〈秋蟬〉、〈月琴〉、〈龍的傳人〉都是重要的代表作。它一方面意味著歌壇新創作著的崛起,同時昭告前行創作勢力的衰微。對於我們大眾媒體所闡述的大眾可以知道如果大眾媒體是一種服務業,便可以理解他們位偶像明星和歌星的廣大歌迷族服務的趨向,但不要以為某些知名歌手要來台,便以為台灣的西洋音樂迷或是搖滾迷是大眾,湊熱鬧、趕流行著才是大眾,買票的人先把座位區買光,搖滾區卻略為遜色,但從來沒看過真正搖滾迷喜歡像聽歌劇一般欣賞的!
認為書中不足的部分
這本書敘述的資料涵蓋範圍可以說是相當的多重,對於名詞的解釋例子也是很多!從台灣流行樂歌路和壇議創作人即其作品的「接近唱歌的心跳」到對岸「中國火」到評析的地下樂團的「歌仔簿」等..
既然本書的副名稱「蛻變中的台灣歌曲」!我認為唯一不足的是這本書大多資訊裡面所提到的資料都是90年代的事情,但在時序進入2000年之後,無論華語樂壇或全球唱片工業的整體環境與當時相較,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未續出修訂版,部分資訊在變動快速的樂壇生態中早已成「昨日黃花」。
訂閱:
文章 (Atom)